Premium Only Content
二十四節氣之小雪,那些你不可不知的小知識
立冬之后,气温开始降低,
但这并不意味着冬天的到来,
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,
立冬以后很多地方还可以时不时的穿穿短袖,
但是当太阳的黄经角度移动15°到达240°,
时间走到农历的十月中,
公历的11月22日至23日之间,
便迎来了冬季的第2个节气,
全年的第20个节气:小雪。
虽然节气名字是小雪,但并不意味着要下雪,
北方很多地方当然已经下雪了,
但是就全国来说,下雪的地方还是比较少的,
小雪跟立冬不一样,从字面意思来看,
雪是寒冷的产物,只有冷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雪,
这意味着到了小雪节气,天气会越来越冷,
而人们也能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了
《月令二十四候集解》里这样写小雪,
“小雪,十月中。雨下而为寒气所薄,故凝而为雪,小者未盛之辞。”
之所以是小雪,一则是指雪量不大,
或是降水不多,或是虽有降水,但因气温还不是特别低,
不总是以雪的形式降落。
二则是因为此时刚刚入冬,未到天寒地冻的程度,
土未冻结,所以即使有降雪往往也很快融化。
虽然小雪不会太冷,但在小雪节气期间,
气温变化比较大,冷空气也会陆续到达,是一个持续变冷的节气。
而在中国的北方,下雪是冬天的标志性气候,
虽然在下雪之前,人们已经穿上了厚厚的衣服,
并且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,
但只有见到下雪,才感觉冬天是真的来了,
不会再出现气温突然上升的天气了,
而在南方,大多数地方也是进入小雪节气以后,
出现气温突然上升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了。
小雪节气同样有三候:初候虹藏不见;二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;三候闭塞而成冬。
其实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,
一候虹藏不见,虹为彩虹,
可以简单理解为彩虹藏起来了,见不到彩虹了。
二候天腾地降,这体现了古人的阴阳观念。
天为阳地为阴,阳气上升阴气下沉,
阴阳不再相交,天地分的更清楚,
冬天几乎不再下雨,所以感觉天地的界限更加清晰。
三候闭塞成冬,这意味着小雪的最后几天,将真正成为冬天,
小雪紧连着大雪,然后再下一个节气是冬至,
进入冬至,意味着冬天已经过了一半了,
闭塞成冬意味着即使不下雪,也已经是冬天的事实了。
唐代诗人元稹在《咏廿四气诗·小雪十月中》便写了小雪节气:
“莫怪虹无影,如今小雪时。
阴阳依上下,寒暑喜分离。
满月光天汉,长风响树枝。
横琴对绿醑,犹自敛愁眉。”
而前两句就是小雪节气的前二候。
从元稹的诗句可见,当时的人对于虹藏这件事情还是非常重视的,
古人对虹藏不见的解释与阴阳二气相关。
他们认为彩虹乃是阳气盛才能显现,
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清明第三候,
便是“虹始见”,认为虹是“阴阳交会之气”,
春天阳气盛方才出现。
而冬天彩虹隐没的缘故是阴气胜过阳气,
所以有“季春阳胜阴,故虹见;
孟冬阴胜阳,故藏而不见”的说法。
古人对阳气非常重视,
因此将“虹藏”这件事情标记的非常清楚,
同时也标记了“虹始”,
从今天科学的角度来看,彩虹的出现需要温度和水分,
春夏多雨而且时常有雨后晴天,
阳光照在空中充沛的水滴上便形成彩虹;
而入冬以后,因为气温偏低,
空气中的水分常常是冰晶的状态,
即使雪后有晴天,由于冰晶对阳光的折射现象与水滴不同,
所以并不能形成彩虹;
而在中国南方不降雪的地方,
入冬因为气压变化,空气中水的分布多为层状,
雨后往往阴云密布,没有太阳光的照射,
所以也基本上形不成彩虹,因此这才有了“虹藏”的现象。
进入小雪节气,大家其实可以收拾心情,
慢慢进入到冬季的状态,
小雪这个节气的到来,
意味着公历的一年马上就要结束,
所以小雪前后的民俗活动,大都和过冬有关。
在古代的冬季,没有今天这样种类的丰富的各种食物,
也没有良好的食物存储条件。
为了在漫长的冬季中有足够的菜、肉食用,
古人们发明了腌制食物的方法,
将各类蔬菜(主要是白菜和萝卜)
或者肉食腌制或风干,
尽可能地延长它们的存储时间,以备过冬时食用。
如今,虽然食材已经极大丰富,保存也不再是问题,
但这种腌制的习俗还是保存了下来,
并成为一些地方的特色美食。
比如,在东南沿海的浙江一带,
就有在小雪节气中腌菜的习俗,当地人称之为“腌寒菜”。
清代文人厉惕斋在《真州竹枝词引》中记述过当时情景:
“小雪后,人家腌菜,曰‘寒菜’”。
又如小雪过后,在我国的很多地方,都有做腊肉、香肠的习俗。
腊肉、香肠等熏制、风干肉制品,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。
今天的人们一般将这些作为一种美食,
但在古代,这主要还是一种冬日里储藏肉食的方法,
所以民间有“冬腊风腌,蓄以御冬”的说法。
之所以选择小雪之后开始这项工作,
可能跟小雪后气温迅速下降,天气也变得干燥,比较适合加工腊肉有关。
在餐桌上,腊肉经常被片成整齐的方形,
脂肪色泽透明如琥珀,瘦肉则隐约泛着华贵的紫色。
湘西的熏料特别好闻,西南地区林区茂密,
松树枝叶就是最好的燃料,还有茶叶、米和茶果壳。
松柏的清冽混着炒米的暖香,之后会慢慢渗入腊肉的每一丝纤维。
广式腊肉则更加精细,一律都是一点五厘米宽、三十厘米长的肉条,
说真的,论饮食,
还真是找不到比广东人活得更加严谨的族群
在十一月里,好些南方人喜欢做糍粑吃,
把莹白的糯米蒸熟,再用石凹槽打糍粑。
手打的糍粑吃起来分外柔软,拉着长长的丝,
还有未融化的糖粒儿在舌尖打滚。
这种软乎甜蜜的食物原本是献给神明的祭品,
最后都入了孩子们的胃里。
在东南沿海地区,一些海上人家都会晒鱼干。
小雪之际,海风吹得饱,空气变得冷静,最适合晾晒鱼干。
鱼晒起来,鱼肉是粉红色,放肆地暴露在阳光下,
露出清晰好看的纹理。
整条海滨路上,成日散发着鱼鲞被太阳烘烤的香气,
有人说腥,不过更多的人还是闻得高兴。
风干后的鱼蒸熟后吃,有着原始的咸味,就着米饭慢慢嚼,
口里似乎混合着海风和阳光,连鱼骨头都有嚼头起来。
《诗经·国风》有云:“十月获稻,此为春酒,以介眉寿。”
古时酿酒多在刚入冬的时候,也就是小雪前后。
这个时期秋收刚刚结束,先人们手头粮食相对富裕。
同时,在古代社会,饮酒除了具有现今这种娱乐的作用之外,
很多时候还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,属于礼的范畴。
而时至岁末,正是各种祭祀活动的高峰期,对酒的需求也就很大。
这种初冬酿酒的习俗,一直延续到近现代。
比如浙江安吉地区,人们至今仍然习惯在入冬之后酿制林酒,
当地人称为“过年酒”。
平湖一带农历十月上旬酿酒储存,称为“十月白”,
也有用白面做酒曲,用白米、泉水酿酒的,称为“三白酒”。
入春之后可以在酒里面加上一点桃花瓣,称为桃花酒。
浙江长兴地区民俗在小雪当天酿酒,称之为“小雪酒”,
据说是因为小雪时节,泉水特别的清澈的缘故。
古时候不比今天,在暖气空调的保护下,
所谓冬天,多数时候也不让人觉得难过了。
古时候没有这些,为了冬日的取暖,
就要额外准备一些东西了。
这些准备大多也都集中在小雪节气前后。
第一种设备叫做香囊。
这个香囊可不是端午节那种用布做的香囊,
而是一种金属制的三层圆球,大富人家用金银,差一点的也有用铜的。
外层镂空分上下两层,以子母扣链接。
第二层是两个同心圆环,以活轴链接外壁和最里层的焚香盂。
使用的时候一般藏在袖子里,焚香盂里面点上熏香,
既可以焚香,也可以暖手。一般是古代富贵人家使用的玩意。
第二种设备叫铜手炉,这个相对就比较普通一些了,
贵妇人家和平民百姓都有使用,
据说产生自隋唐时期,取暖的功能比香囊好得多。
铜手炉由炉身、炉罩、提梁组成。
炉身盛放炭火发热,炉罩上有孔散热,提梁便于携带,
还配有拨火勺翻动炭火。普通人家用的形制比较简单,
而富贵人家用的往往在外壁上还要雕刻云纹等装饰,更为美观。
第三种设备的名称比较奇怪,叫做“汤婆子”,
也有“汤媪”、“脚婆”、“锡奴”等不同名称,
看名字知道这是普通人家用的东西。
这种东西历史悠久,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,
“汤婆子”外形为扁扁的圆壶,有铜、锡、陶瓷等材质,
常缝制大小相仿的布袋来防止烫伤。
上方开有带螺帽的口,用来注入热水,收到取暖效果。
可以说,这就是古代的热水袋了。
冬季是一年最为寒冷的时期,
小雪过后,降水形式由降雨变为降雪,
水气与湿气、寒气相结合,最容易使人生病,
所以在小雪及以后的时节,保护身体极为重要。
正如老话所说“外防湿冷,内防燥热”,
小雪时节的养生也有诸多技巧与方法。
由于冬季多阴冷天气,寒气极易对人体造成侵蚀,
而冻疮也由此成为冬季高发疾病,
外防湿冷首先要预防冻疮的发生。
从医学角度来讲,湿冷天气会加剧人的表皮散热,
所以在冬季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寒气的侵入。
在这种情况下,体质稍差的人,
在湿气繁重的地区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良、
手足多汗、营养不良、贫血的症状,
而这种症状又会增加“冻疮”发病的风险。
而如何才能外防湿冷呢,
最根本的就是要注意锻炼身体,
使身体增加对寒气的适应与抵抗能力,
再就是可以经常按摩手足和耳廓,促进身体血液循环,
而经常泡脚不仅可以抵御寒气,
还能预防哮喘、感冒等疾病。
第二则是要“内防燥热”,
小雪时节除了要抵御外来的寒气,
还要预防身体内部因长时间呆在室内而出现“燥热”的状况,
而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则是预防“燥热”的重要方法。
传统的养生食物则是“生吃萝卜熟吃梨”,
梨具有润肺清热、养阴生津的作用,
将梨煮熟后食用可以有效的抵御咳嗽,
而萝卜则有凉血止血,化痰止咳的作用,
而从抵御疾病的角度来看,生吃萝卜则效果最佳。
中国人总是善于遵从自然之令,来调整生活。
人大多有些崇古心理,随着时间沉淀,
这些代代相传的经验成为了月令、农谚,
并影响着如今我们的生活。
有了节气的更移,我们对时间的改变不再是机械的阿拉伯数字,
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,
有时是飞鸟振翅,夏日浓荫,
有时是雨打枯荷,骤雨不歇……
初雪将至,时间也仿佛慢了下来。
“连朝浓雾如铺絮,已识严冬酿雪心。”
寒冷的天地,似乎在等待着一个,释放的时机。
00:00 小雪節氣的涵義
01:0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
02:13 小雪節氣三候
03:08 關於#虹藏不見 的知識
05:10 #醃菜臘肉、打糍粑、釀酒、曬魚乾的習俗
08:53 過冬準備香囊、銅手爐和湯婆子以備取暖
09:53 外防濕冷、內防燥熱與#生吃蘿蔔熟吃梨
-
1:14:34
Awaken With JP
5 hours agoFact Checkers are on Their Deathbeds - LIES Ep 73
55.6K95 -
1:54:13
The Quartering
7 hours agoFacebook FIRES Leftwing Fact Checkers, Rejects WOKE, Fox Freakoffs, Mcdonalds Drops Woke & Much More
107K56 -
46:42
The Officer Tatum
6 hours agoLIVE Zuckerberg ENDS Censorship on Meta as Dana White JOINS Board + MORE | Officer Tatum Show EP 35
76.9K52 -
10:35
Bearing
9 hours ago"HE'S NOT FUNNY" | Woke Cringe Comedian LASHES OUT At Dave Chappelle 🤬
27.5K38 -
LIVE
ZWOGs
6 hours ago🔴LIVE IN 1440p! - Trying Out The New Tarkov Wipe, MARVEL RIVALS, then Helldivers 2! - Come Hang Out!
329 watching -
27:07
Matt Kim
17 hours agoPeople Got MAD About Our Usury Podcast | Matt Kim #132
69.9K26 -
1:00:32
The Dan Bongino Show
9 hours agoThe Biggest FBI Scandal In History Is Unfolding (Ep. 2395) - 01/07/2025
928K3.22K -
1:02:09
TheAlecLaceShow
8 hours agoGuest: Tim Kennedy | Cybertruck Bomber | Trump Certified | Trudeau Resigns | The Alec Lace Show
59.9K9 -
1:01:01
PMG
7 hours ago $4.93 earned"Gates Wants to Meet With Trump & Are Alternative Treatments Really Covered Up?"
51.8K29 -
2:54:01
The Dana Show with Dana Loesch
6 hours agoMETA'S ZUCKERBERG ENDS FACT-CHECKING PROGRAM | The Dana Show LIVE On Rumble!
51.2K32